今年夏天,李弘權順利進入國家集訓隊名單,令人矚目。然而,郭士強教練對于這位可三可四的搖擺前鋒似乎并未給予太多青睞。對于這位上賽季進步飛速并贏得“進步最快獎”的“小牛”李弘權,似乎在郭士強的體系中并沒有獲得足夠的出場機會。
事實上,自從上賽季李弘權的場均得分穩步提升至兩位數,他已在上海男籃的地位日益穩固。尤其在第二階段主帥換為盧偉后,李弘權更是坐穩了球隊的核心位置。本輪上海隊與廣州隊的比賽中,李弘權更是以出色的表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上場56分鐘,以19次出手命中10次,三分球12次出手成功5次,全場得到27分、8籃板、4助攻和2搶斷的全面數據。
從初入聯盟時被寄予厚望為“國產錫安”,到因一檔籃球綜藝節目而走紅,李弘權在比賽中總是能展現出強大的實力。盡管他未能成功踏入NBA的大門,但在上海男籃中他穩定的發揮和全面的技術使他成為了球隊不可或缺的一員。
在戰勝廣州隊后,上海隊已經取得了五連勝的佳績,盡管排名僅在第17位,但他們的氣勢如虹,沖進排名前十二只是時間問題。在這五場比賽中,李弘權在場均近40分鐘的上場時間里表現出色,場均得分、籃板和助攻等數據均名列前茅。他的投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和罰球命中率均達到了驚人的水平,幾乎達到了“180俱樂部”的標準。
然而,在國際賽場上,像李弘權這樣能投能防的3D型球員是極其受歡迎的。盡管如此,郭士強教練似乎更傾向于純防守型的球員如朱俊龍,而忽視了李弘權這樣的多面手。這種選擇讓許多球迷為李弘權打抱不平,認為他未能得到應有的機會。
當初李弘權在加拿大和中國國籍之間選擇了后者,希望為中國的籃球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然而,他在國家隊的機會卻并不多。如今他幫助上海男籃取得成功的同時,也讓人們開始思考郭士強教練是否會因為自己的選擇而感到后悔。
當前的國際比賽,前鋒的投射和持球進攻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郭士強教練繼續堅持選擇功能單一的前鋒并偏向于個人關系而非實力,那么中國男籃的進步將受到限制。這種局面至少在他擔任主帥期間是難以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