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9日,體壇周報的資深記者王曉瑞撰寫了一篇發人深省的報道,針對青島海牛隊在今年聯賽中艱難保級的深刻意義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王曉瑞開門見山地指出,海牛隊的成功上岸,不僅彰顯了這家老牌民營俱樂部的堅韌和氣質,更是在當前中國足壇的一股清流。在現今的中國職業聯賽,尤其是中超聯賽中,民營力量的衰退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否認的趨勢。在保級圈的激烈競爭中,民營資本隊伍繁多,從第10名到第16名,僅有深圳新鵬城擁有外企背景,顯得與眾不同。而最終降級的梅州客家與南通支云,正是中國足壇投資能量有限的民營俱樂部的縮影。
王曉瑞進一步強調,面對中國職業聯賽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民營足球的角色無疑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在職業聯賽尚不能完全實現自我養活的現實下,民營球隊要想在頂級聯賽立足不倒,合理的經營思路、健康的發展模式以及可持續的運營策略顯得尤為重要。回顧海牛隊過去十余年在各級聯賽的奮斗歷程,其中不少經驗值得借鑒和學習。例如,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球隊如何實現快速晉升,并連續兩年穩居中超,這與俱樂部三十多年的底蘊和經驗是密不可分的。
青島中能集團作為海牛隊的背后支持者,其主營業務雖不再如金元時代那般耀眼,卻讓民營足球回歸到一個正常的軌道。這就是依靠自身的原始積累進行滾動發展,確保可持續發展與競技水平同步提升。這恰恰是眾多民營資本投身足球的初心。
在當下,各地紛紛提倡發展民營經濟,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的背景下,民營足球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海牛隊的保級成功,正是處在這個歷史節點上的一個縮影。作為民營俱樂部的典范代表,它在三十年的發展歷程后,依然肩負著繼續探索、尋路的歷史重任。這一過程不僅對海牛隊本身具有重要意義,也對整個中國足球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